走出商品房綠化建設誤區
2018-5-23 18:18:29??????點擊:
改革開放20年來,我國城鎮的園林綠化建設,突飛猛進,表現尤為突出的是各地蓬勃發展的商品房開發,帶動了大面積的綠化建設。據不完全統計,今年珠江三角洲大小城鎮,房地產投資逾千億元。開發商互相攀比,競相建造“高標準”的園林綠地,有的花園造價每平米超千元,比建房子的造價還高,導致不少商品房的綠化“變了味”,陷入華而不實的誤區,主要表現在以下5個方面:
(1)以環境藝術代替綠化
當前大多數的房地產開發商,未能深刻認識居住小區綠化的主要目的,加之為了推銷需要,普遍將綠化的地方變成鋪裝廣場,把大大小小的雕塑、園林建筑、園林小品布滿各個角落。這些環境藝術“杰作”無疑給人們提供了“視覺享受”,但無法起到綠色植物所提供的改善居住環境質量的作用。
(2)以鋪草坪、栽花灌木代替綠化
為使“黃土不露天”,全國各地大鋪草坪,不少商品房開發商,以大鋪草坪或栽植五顏六色的地被植物代替綠化,偶而種上喬木樹種,也不過是草坪上的點綴而已。殊不知樹冠濃密的高大喬木,不僅是園林藝術的骨骼,更是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的主角。
(3)盲目引入外地樹種
個別房地產開發商,為了制造廣告效應,引入了一批每株價值數萬元的原產熱帶非洲的“象腳樹”。每當西伯利亞寒流橫掃嶺南時,這些“象腳”冷得“直打哆嗦”。盲目引入的外地樹種由于“水土不服”而死亡的現象屢見不鮮,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。
(1)以環境藝術代替綠化
當前大多數的房地產開發商,未能深刻認識居住小區綠化的主要目的,加之為了推銷需要,普遍將綠化的地方變成鋪裝廣場,把大大小小的雕塑、園林建筑、園林小品布滿各個角落。這些環境藝術“杰作”無疑給人們提供了“視覺享受”,但無法起到綠色植物所提供的改善居住環境質量的作用。
(2)以鋪草坪、栽花灌木代替綠化
為使“黃土不露天”,全國各地大鋪草坪,不少商品房開發商,以大鋪草坪或栽植五顏六色的地被植物代替綠化,偶而種上喬木樹種,也不過是草坪上的點綴而已。殊不知樹冠濃密的高大喬木,不僅是園林藝術的骨骼,更是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的主角。
(3)盲目引入外地樹種
個別房地產開發商,為了制造廣告效應,引入了一批每株價值數萬元的原產熱帶非洲的“象腳樹”。每當西伯利亞寒流橫掃嶺南時,這些“象腳”冷得“直打哆嗦”。盲目引入的外地樹種由于“水土不服”而死亡的現象屢見不鮮,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。
- 上一篇:樹立生態觀念 繁榮住宅市場 2018/5/23
- 下一篇:上海市普陀區長壽路的雕塑與綠化設計 2018/5/23
